关于开展第一届应急管理科技创新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近日,市应急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届应急管理科技创新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现面向各申报科技成果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具体事项如下:
一、评价目的
对应急管理领域申报奖项成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评价,筛选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推广性的优质成果,为评奖提供有力依据,推动应急技术进步与应用转化。
二、评价范围
涵盖自然灾害防治、事故灾难防控、应急救援、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防灾减灾等应急管理全链条相关申报成果,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装备以及理论研究创新等。
(一)应用研究类科技成果
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社会公益事业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后续试验和应用推广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新产品及技术标准等,包括可以独立应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引进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果。
(二)软科学类研究成果
为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的有关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评价、预测、科技立法以及管理科学与政策科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软科学研究报告和著作等。
三、申报要求
1、评价申请由成果完成单位自愿提出;
2、不存在知识产权、成果完成单位或者人员名次排列等权属方面的争议;
3、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违背社会公德,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环境和资源;
4、不涉及国家或商业机密。
四、联系方式
北京应急管理学会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组
联系人:秦贺
联系电话:84846457
邮箱:bjaqxh@163.com
网址:https://baem.org.cn/kjcgpj
学会科技评价介绍
北京应急管理学会是由北京市应急管理领域专业从事理论研究和成果实践的学术单位和个人组成的社会组织机构,在应急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的科研和实践经验,并积极推动应急管理科技成果的评价和转化。2020年,学会获得市科协“科学技术评价试点机构”认定,初步建立了应急管理领域科技成果评价体系,2021年,学会成为市科协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机构,探索形成了应用研究成果评价标准以及以行业用户和社会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作为北京市应急管理科技成果评价机构,北京应急管理学会始终致力于通过行业专家库资源的理论性与会员企业单位的市场化视角相结合,在成果评价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科技活动产生的科技成果及成果的属性、形态、价值、应用等,根据需求确定成果评价角度和评价对象,探索形成符合科学规律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分类评价机制,努力使自身成为科学、权威的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评价专业机构,推进首都应急管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保障社会安全和稳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