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与应急技术创新创业大赛通知
各有关高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定于2024年10月至12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与应急技术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激发青年活力,创想安全未来
二、总体目标
紧密关注新业态下安全工程与应急技术相关的理论发展趋势,鼓励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推动安全工程与应急技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激发学生、科研工作者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从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办单位: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北京应急管理学会
承办单位: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风险与韧性专业委员会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安全科学与工程教育创新专业委员会
四、参赛类别
本次大赛设创新类、创业类。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一)创新类
参赛项目具有包括安全与应急创新产品原型、模型、仿真软件、方案,或创新的服务模式等,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未进行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创新类分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并符合以下条件:
1. 本科生组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
2. 研究生组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项目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3. 创新类参赛项目可添加1-2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为高校在岗教职工或科研院所相关人员。
(二)创业类
参赛项目所属的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应未满5年(2019年10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2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1.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或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生或研究生(即 2020 年之后的毕业生)。
2. 创业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或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穿透合并计算后)。
五、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要求
1. 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现实需求,符合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等主题,能够充分体现高校在安全与应急相关领域学科建设成果。
2. 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保证独立性和原创性,坚决拒绝抄袭、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已获全国科技创新竞赛奖励的、有知识产权争议的作品不得报名参赛。
(二)参赛队伍要求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0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
(三)提供材料要求
1. 参赛团队需提交参赛报名表(附件1)、项目报告(附件2),并以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提交项目佐证材料。项目提交材料应确保完整性。
2. 请各参赛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提交参赛作品相关材料,过期不再接收报名材料。
六、参赛报名
1. 报名时间:2024年10月15日-11月15日
2. 报名方式:报名材料发送到bjaqxh@163.com;每个参赛项目的报名表(附件1)、项目报告(附件2)及相关材料压缩为一个文件,文件名称和邮件主题标注为“首届全国高校安全应急双创大赛—类别—团队名称—作品名称”。
七、奖项设置和表彰宣传
1. 大赛等级奖:各赛项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
2. 组委会将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获奖作品将被推荐至各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媒体进行刊发宣传。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丁雯、赵金龙
联系电话:010-84846457,15210567787
通信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北路绿地中央广场一期07写字楼711室
邮政编码:100012
附件: